-
2020/11/8 17:32:40
人评论
次浏览
曾苏民这个人工作从来都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辞辛苦,干事不管遇到天大的困难和压力,都阻挡不了他要干成事的决心。远在60年代,那时无论是国际环境还是国内环境,都是非常艰苦的。国际上,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所留下来的一切只有靠我们自己…
-
2020/11/8 8:45:19
人评论
次浏览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时间一转眼过去了五年,2015年11月8日是父亲离开我们的日子,也是值得缅怀的日子,他的科学务实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特别是在目前国际环境恶化、中美关系不确定因素加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关键核心技术、材料实行封锁、制裁,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我…
-
2020/4/1 8:00:49
人评论
次浏览
疫情期间,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材料学院徐春教授已与企业签约两项技术合同,同时一如既往与企业多次交流技术问题,坚持进行实验与研究,不耽误企业宝贵的生产进度,为科学战“疫”贡献力量。徐春教授指导学生(资料图)有着深厚产学研工作经验的徐春教授,作为一名金属材料及成形…
-
2020/3/12 8:23:38
人评论
次浏览
翻开日历,2016—2018年,他每年约有1/3的时间奔波于下企业解决技术问题、参加项目论证、参加行业会议做技术交流……这位被誉为“中国超级钢之父”的科学家,还在不断攀登,征服一个又一个科研项目的顶峰。向上的路难走,他却初心不改,忙中自乐。接受采访时,王教授的手机不时…
-
2018/12/3 17:19:17
人评论
次浏览
山东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项目落地现场观摩会 走进南山航空材料产业园11月26日至29日,山东省委、省政府举行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项目落地第一次现场观摩会,先后观摩威海、烟台、青岛、潍坊4市自2017年以来,特别是全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会议以来新上项目,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
-
2018/11/22 10:31:19
人评论
次浏览
1、主要研究经历2、专业技能
-
2018/11/16 9:07:10
人评论
次浏览
师昌绪先生文 | 李依依2018年 11月 15日是师昌绪先生百年华诞的日子,“一心为国,兢兢业业”,这是师昌绪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在半个多世纪之间,与师先生接触良多,先生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奋斗了终身,其业绩令人钦佩,其为人之精神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是我们一生学习的楷模…
-
2018/10/19 9:28:29
人评论
次浏览
看着自己的3D打印作品像小树那样一毫米一毫米地生长,是一个非常美妙的过程。一层激光照下去,一层粉末就会迅速液化然后固化成形,层层叠加。2013年之后,我们慢慢从打印投影面积5平方米的零件,到今天打印投影面积超过16平方米的零件。现在,看着自己制造的零件可以上天入海,…
-
2018/9/29 9:23:43
人评论
次浏览
师昌绪,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战略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1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100年前的1918年出生,4年前的2014年逝世。96年的纵横人生,笔者认为师昌绪前辈几乎是材料科学家中最杰出的代表。回国艰难01但仍艰难回国 赤子心中…
-
2018/9/27 9:53:29
人评论
次浏览
根据相关统计,截止2017年1月我国各省培养的科学家在国内外院士的入选情况,其中江苏省共培养了498人位国内外院士,浙江省培养了425位国内外院士,这两个省培养院士的总和达到了923人,占到所有院士总人数的35%左右。江浙两地确实出了不少学术性人才。在江浙之后基本上是广东,…
-
2018/9/19 9:25:11
人评论
次浏览
王锋导弹零件“缝合”大师导弹,国之利器,捍卫着祖国和人民的安全,每一次发射升空,都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导弹部分零部组件的连接,需要高质量的焊接,某一个焊接点不达标,将直接影响导弹的发射成功。王锋用一把氩弧焊枪使导弹的各零部件缝合得“天衣无缝”,实现完美…
-
2018/9/14 15:21:27
人评论
次浏览
凛冽的寒风中,这位老人正赶往实验室每天清晨,校本部都有他的身影轮椅上的他日复一日,风雨无阻过去的20年他全身能动的只有脖子以上的部位坐和躺是他仅有的两种生活姿态只要有一个脑袋在,就要思考和创造若要问“怎样的精神可以撑起一所大学”或许这位老人的故事可以给你一个…